做為一名行走在路上的人,我曾多次去過四川雅安的寶興縣;做為一名攝影師,我也曾多次用相機鏡頭,記錄下寶興曾經的青山與綠水。
讓我很訝異的是:首次通過博文來介紹四川寶興,竟是因為“4.20蘆山”大地震帶給那里的創痛。
這是從天全縣進入寶興途中看到的一座橋梁。這座橫跨高山峽谷的橋梁以其美麗的身影,曾不止一次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寶興縣位于四川西部,雅安市北部,夾金山下。四川省雅安市所轄的一個縣,幅員面積3114平方公里。轄3鎮6鄉54個行政村,5.4萬余人。
1869年法國傳教士阿爾芒·戴維德在鹽井鄉蜂桶寨自然保護區鄧池溝發現大熊貓。素有“熊貓故鄉”及“大理石王國”之稱。
縣城不大,在群山環繞的簇擁下,顯得寧靜而干凈。
寶興氣候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春遲秋早,四季分明。由于受山地海拔影響,垂直變化明顯,具有亞熱帶到永凍帶的垂直氣候。即便是在炎炎盛夏,這里的溫度都十分宜人。
寶興以出產白色大理石著稱,“寶興白”大理石以其儲量豐富,易于開采,“潔白無瑕、質地細膩、抗折性強、出材率高”而享譽中外。
因而在城區許多地方,都可以看到用“寶興白”來裝點著這個縣城的各個角落。
寶興是大熊貓的故鄉,世界上首次發現大熊貓就在此地,現有蜂桶寨自然保護區,可在半野生狀態下觀賞到大熊貓的真實活動。這方美麗的山水天造地設。蜂桶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夾金山省級風景名勝區,中國西部狩獵場,藏鄉風情度假區等已列入四川西部旅游大環線上的重要景點,這些景點的風光獨特實屬罕見。
寶興縣歷史悠久,距今四千多年。春秋戰國時為青衣羌國所在地,居住著青衣羌人;秦漢時漢人移入,設青衣縣,屬蜀郡。唐宋之際,稱羈縻州地,隸屬雅州都督府,元末始稱董卜,開始引入喇嘛教,青衣羌人轉公為蕃民,隸屬吐蕃宣慰司,土酋統治并歸附朝廷;清朝乾隆年間更名為穆坪。1928年土改歸流,1930年建縣,因礦產豐富,取《禮記。中庸》“今夫山,一卷石之多及其廣大,草木生云,禽獸居之,寶藏興焉”之意而命名為寶興。
1933年置寶興縣。因縣境寶藏甚多,取“寶藏興焉”之義。
豐富的旅游文化,奇異的自然風光,古樸的原始生態,獨特的藏鄉風情,構成了寶興旅游資源的獨特性和綜合性。
寶興河由北向南緩緩流過。出于對環境與自然保護的意識增強,可以在河邊白色大理石雕刻的圍欄上,看到對各種野生動物保護的知識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