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坐地生財” 專家建議土地檢查常態化
為加大推地力度,防止“坐地生財”、囤地倒地,拖欠地款,國土資源部已開展住宅用地出讓合同執行情況檢查,并要求各省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于今年11月30日前完成檢查、提交報告。
亞豪機構市場總監郭毅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此次針對住宅用地出讓合同的檢查,可以說是從房地產供給側出手、為了提高土體整體供應效率所衍生出的一種具體措施。通過對土地出讓合同的檢查來加大熱點城市的土地供應速度,將有效緩解區域住房市場的供需矛盾。
有關企業“囤地”的問題一直備受監管部門關注。早在2013年,國土資源部就表示,清查閑置土地將是當年的一項重點工作。
據記者了解,國土資源部在2013年清查土地閑置問題時,著重關注三方面內容:一是強化供前審查,各省要承擔起出讓公告審查的監管責任,對于毛地出讓、違規設門檻出讓、明顯大規模出讓的地塊做好重點把關;二是嚴格管理供應合同,著重解決開竣工約定不明確、開發周期過長、規劃條件不清的問題;三是改進供后監管,按合同加強地塊開發利用管理。
事實上,在2016年6月份,國土資源部就曾選擇常州、合肥、東莞、臨沂、海寧、瑞金等6個城市先行啟動了土地利用動態巡查試點。從項目跟蹤、預警提醒、閑置土地查處等八個方面對建設用地開發利用情況進行全程監管。
而同年7月份,國土資源部下發實施新的《閑置土地處置辦法》,對閑置土地的調查、認定、處置過程進行了詳細而嚴格的認定。并且要求土地出讓必須是“凈地”出讓,禁止“毛地”出讓,避免因拆遷等原因造成的土地閑置。其中,對認定閑置的土地,期限滿一年的,由市、縣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按照土地價款的百分之二十征繳土地閑置費;滿兩年的,則無償收回土地使用權。
郭毅認為,應該將這種檢查落實到平時的工作中去,即對每宗土地的開發進程都應該有監管、有督促,這樣才能保證土地市場正常有序,進而實現商品房的有效供應,使兩者之間形成有機聯動。所以,應該將這種大檢查變得更加常態化。
猜你喜歡
- 同一小區房價為何差距這么大?八大因素影響你家房子身價
- 評論() | 分享11月27號 10:49
- 【十九大】習近平:房子是住的 不是用來炒的
- 評論() | 分享11月27號 10:46
- 熱點城市住宅土地供應提速 今年下半年44宗土地流標
- 評論() | 分享11月27號 10:43
- 張店率先推行低碳公務 民警公務出行巡邏免費用共享單車
- 評論() | 分享11月27號 09:19
- 張店潘莊南門附近廂式貨車撞掉限高桿
- 評論() | 分享11月27號 09:17
- 桓臺鴻嘉星城家中暖氣不熱 供暖電話難撥通
- 評論() | 分享11月27號 09:12
- 張店共享單車密集占道影響通行引市民不滿
- 評論() | 分享11月27號 09:11
- 書籍、棉服里是滿滿的愛 少年獲幫扶點亮“微心愿”
- 評論() | 分享11月27號 09:08
- 淄博企事業青年干部班特殊黨課:40余名學員擼袖獻血
- 評論() | 分享11月27號 08:59
- 淄博市4家地煉獲批使用進口原油,每年1320萬噸
- 評論() | 分享11月27號 0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