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我非常理解,我當時就理解,但是我不太相信,不相信他這么狠心,真的就把我給踢出來了。
P:你父親會對你一定要成功這個事情很執著嗎?
L:從來沒有,從來沒有。我父親過世的時候,我在拍《開心就好》,拍一個賀歲劇,也是張一白的。還有個3天好像拍完的時候,李亞偉給我打一電話,就是說老爹走了,早晨,我還沒起床,打一電話,那就瘋了。也不細說了,反正我就跟張一白說,怎么辦,他說因為那是賀歲劇,你看我父親是12月6號過世,我們那個戲春節是大年初一開播,我要一回家,這事這劇組就涼了,說能不能拍三天?哎,我還是一個很有演員道德的人,我說行,我拍吧,我就拍吧。而且那個戲劉佩琦演我爸,斯琴高娃演我媽。那個戲還是人挺多,但是最關鍵是爹媽啊,我每天還得叫爸,在現場。我讓助理去酒店,是冬天,弄了一包冰塊,給我藏在洗手間,把洗手間門鎖上,在那個現場,我拍完一個鏡頭就進去拿冰塊敷眼睛,所有人都看出有點不對勁,但是誰也不知道,因為眼睛總是紅著,怎么拍嘛,就是每天就進去拍完一個鏡頭,就是邊哭邊流淚,邊拿冰塊敷。
然后回到家,剛才前面說漏了一個事,小時候其實鄰居每一次感謝我父親的時候??他的人生,他希望能夠做一個受人尊敬的人,這是他的人生理想,所以他沒有什么成功的概念。所以從小,其實在我眼中,他確實是這樣的。到他追悼會那天呢,因為他后來是做了國企的領導,所以有一些什么樣的傳言,然后呢,所有的這些領導都沒來參加,前一天晚上去了我們家,跟我媽去道歉,說嫂子,說明天我們就不去了,都有點事,我們開會。反正各種理由,來了好幾撥。當時我都在場了,我已經在了。我就看著,我媽一個表情,一句話都沒說,說沒事兒,你們忙吧。一句話沒去多說。結果第二天到現場來了400人,就是雖然領導們都沒有來,但是所有那么多年跟我爸共事過的同事或者什么什么,大家自發地來了400多人。所以我就覺得,我父親真的是我偶像,我覺得他的理想,他的人生理想,他最終那一刻他實現了。
P:所以父親的葬禮對你來說還是意義挺大的。
L:是的,那個悼詞都是我寫的,我媽說明天你代表家里發言吧。我記得第二天,我就念了一句,我就倒下了好像,我自己就暈倒,我就念了一句,那句開場白我記得,我說今天安安靜靜地躺在這兒的這個高大的男人,就是我的父親。念完這句,我自己就直接倒下了,就不行了。
P:很多人來送他,很多人是發自內心地尊敬他,這個對你有觸動嗎?
L:當然,當然。那今天跟我父親相比,我覺得可能我更公眾一點,我覺得他都沒有去強求說要讓所有的人都理解他,我更沒有這樣的,不是說奢求,我根本就沒這種欲望,所以我更在乎的是……
P:你身邊的人。
L:我身邊的人,我更在乎的是我的同事,或者哪怕是我第一次認識的人,我覺得我們有緣能夠在一起認識,我會非常地尊重這樣一種交往。跟我無關的人,我沒有那么大的能力,我又不是上帝。
P:其實你永遠不可能讓所有人都喜歡你,這是不可能的。
L:對。
P:你父親的理想是成為讓人尊敬的人,你呢,你的理想?
L:我覺得在這點上我跟他保持高度的一致,我跟我的偶像保持高度的一致,只是可能我做的事情范圍可能比他確實要更寬廣一點。
P:你比他做的大得多,那么毀和謗也是多得多。
L:我覺得在我的身邊的層面來講,我不敢說我做得比他更好,這是肯定不敢講的,但是我覺得至少目前我自己還是滿意。
P:那公眾層面?
L:我沒需求,沒任何需求,我連明星都不愿意當,我還有那個需求?當然,人需要交流,是因為人在交流的過程當中,在某一個點的時候會有情感的共鳴,但是說到深處,我說這話并不是悲觀的情緒,我這是一個客觀的說法,我覺得人就是孤獨的。
P:回到剛才說的,父親的教誨有三點,第二點,人生無常,寵辱不驚,你人生的某個瞬間會想起這個話嗎?
L:當然會有啊。
P:比如,最近呢?
L:最近也會啊,經常會有,那人生當中十有八九不如意,是不是?經常會,其實這幾句話給了我,這是我的能源棒,充電寶(笑)。每個人都需要力量的補充,因為每人都在消耗你的能量。
【談女兒】
他說這個孩子氣定神閑,將來的成就絕不在你們倆之下。
P:聽李亞偉說,前些日子,你和竇靖童聊了一次天。
L:前兩天,童童要去美國之前,春節前我跟她聊了次天。我覺得真的家庭是有傳承的,所以我每年基本上……
P:怎么聊呢?
L:跟當年我父親跟我聊一樣,首先我把她當成一個大人。
P:她去美國,去學習,是吧?
L:對,她已經去美國,她是剛好過節放假回來,回來她就又要走,她也是剛剛做她人生的一個比較重大的決定,我也跟她說了一些我的看法和意見。因為這不止一次了,所以就是我約她,我們就約到麗都,我老去吃新疆飯,狗仔天天在那兒拍我的一個點,我知道他們拍,我也去,那難道你拍,我還不來吃,我愛吃這口。
因為她最近做了一個比較重大的決定,當然這個我不會說,還是讓她自己去公布好了。我覺得跟我的想象不太一樣,所以我還是有很多想跟她再說一說。
P:再交代一下。
L:對,而且我好像就把我爸那個話,前一段時間還送給她了。我忘了我送給她哪一句。(找手機,看短信,念短信)人不可有傲氣,但不可無傲骨,我給她是這句話。人生無常,寵辱不驚,這是第二句,這是我當年離家讀書時我父親送我的話和你分享。她說謝謝。然后我就說,這兩句話至今依然讓我有新的體會,從小養成這樣的意識,長大可以幫助我們面對更多的人生。
比如說她讀書,我昨天給她發的是,我給她推薦的是茨威格的《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一個小說集。
P:為什么推薦茨威格?
L:其實因為她是未來把音樂創作當成她的一個人生方向了。那我覺得藝術創作的人需要一顆對情感非常敏感的心。茨威格是對人物心理細節描寫,尤其是對情感、愛情,描寫得最細膩的一個,我認為,在我看過的之中。我差不多她的年齡,18歲前后看的,這本書當時是在情感方面給了我很強烈的感受和印象。
P:可以談談李嫣嗎?我們采訪的時候,有人說李嫣特別像你……
L:我能抽根煙嗎?
P:您隨便,您愛干嘛干嘛。我們采訪了嫣然醫院你的鮑爽副院長,她說李嫣跟你很像,哪里像?能忍。
L:(笑)。
P:說李嫣打什么針的時候,從來沒哭過。
L:其實每個父母對自己的孩子都會不吝言辭了。我覺得李嫣內心的能量很大,這個小孩。所以這樣的一個小孩,我認為她,她不一定將來會有多么的成功,但是她一定不容易失敗。當年我們到美國的第一天,我外公說了一句話,當時也是安慰我們,他也是第一天剛剛見到李嫣,一個月大,他是這么說的,他說這個孩子氣定神閑,將來的成就絕不在你們倆之下。當時跟我和王菲說這話。所以你剛問,我就想起當年說的話。
P:有一個問題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