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搟面不僅是一種食品,更重要的是它能夠傳承家的味道,家的感覺,許多人都帶著母親親手制作的手搟面的美好記憶長大,如今到了我們需要把這份關愛繼續傳遞下去的時候,希望許多年以后大家的下一代回憶起往事的時候,也能擁有這份美好的情愫。
先來說說手搟面所需的面粉。
很多人都誤以為自己做的面粉不夠筋道是因為面粉不夠好,所以開始盲目追求各種昂貴的高筋粉。其實對于手工制作的新鮮面條,面粉的蛋白質含量對口感的影響并不大。相對來說,對面條口感影響最大的還是面條的成型方式,拉面或者扯面,無論用什么面粉制作,口感都是更勝一籌。而手工拉面恰恰大多使用中筋粉制作(高筋粉也可以制作,只不過更加費時費力,對于面館來說毫無效益可言。影響面條口感的另外一個因素就是水和粉的比例,一般來說,水的比例低一些面的比例高一些,做出來的面條比較筋道,但是不耐煮,煮熟就必須馬上撈出來,否則容易吸水膨脹,最后完全失去口感。煮面的程序對口感也有很重的影響:煮好的面條在冷水中沖淋一下可以讓面條表面收縮,變得更加筋道。
拉面的制作有不小的難度(LG還在鉆研當中,已經浪費了不知多少面粉,可惜還差得很遠),扯面倒是容易一些,可惜太耗時間,而且無法制作細面。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下最為常見,制作也最為簡便的手搟刀切面。制作手搟面的方法有千千萬,每個家庭都有自己得絕招,今天說的就是我們家的做法。
我們家常用的制作面條的面團配方是這樣的:320克中筋粉(國外超市里面就是所謂的All Purpose Flour或者Plain Flour)+2克鹽+150克水。320克面粉制作的面條可以讓兩位胃口比較大的食客(比如俺們家兩個人)吃飽,或者讓3-4位比較胃口比較秀氣同學嘗嘗鮮。
首先把面粉和鹽攪拌均勻:
然后加入150克冷水,邊倒水,邊快速攪拌,讓水和面粉迅速混合在一起。
水加完了,碗里的面粉也基本變成了絮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