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節我沒能回老家看望父母,原因很簡單——忙。忙什么?忙我自己的孩子。
女兒寒假報名參加雅思的學習和考試,一直上課到除夕,休息不了幾天又要上課。于是就想著讓孩子休息一下,別來來回回跑了。不想,卻忽視了老父老母的感受,媽媽傷心了。趕緊趁周末回去一趟,父母的疼愛照拂依然如故。回來時,仍然是大包小包、傾盡所有地塞了滿滿一后備箱。媽媽說了,知道我什么都不缺,但這是他們對我的心意……
我,父母的女兒、女兒的母親,忽然間發覺對父母的付出遠不及對女兒的付出。
作為母親,我為女兒殫精竭慮,吃喝穿用樣樣周全,操心她的學習,操心她的心情,操心她的身體,操心她的未來……父母對我又何嘗不是如此。可是作為女兒,我能回報父母的能有多少呢?試想將來,我的女兒長大了、獨立了,是否也如我今天這般?人類生生不息,是否世世代代都如我今天這般?可憐天下父母心——這句話誰都知道,可是,不到今天這般,誰又能真正明白?
無論兒女如何孝順,都無法回報父母為兒女付出之萬一。
母親節即將來臨之際,學做一道著名的大肉丸子,呼應記憶中母親深夜做成、長途跋涉送到女兒學校的油炸大肉圓,感念父母對兒女深沉、無私的愛——
清燉獅子頭
說實話,照我今天看來,我老媽的廚藝實在有限,她最拿手的是包子、餃子、油餅等面食,炒菜實在不咋地。就算當年讓我饞的流口水的炸肉圓子,也不過是餃子餡加點兒淀粉炸透而已。
母親節了,學做一道世界第一的大肉圓子——獅子頭,奉給父母,讓他們足不出戶也能嘗到天下名菜,更讓他們放心,不再操心女兒的飲食。
獅子頭,乃淮陽名菜,紅燒、清蒸最為常見。口感松軟,入口即化,肥而不膩,營養豐富。一路學來,到有幾點體會,與筒子們分享——
1、好吃的獅子頭,要用上好的肋條五花肉,四層見方,七瘦三肥,細細切成小粒,攪拌上筋。老年人吃,適當減少肥肉,二肥八瘦或一肥九瘦均可。當然肥肉少可能口感差點兒,以健康為要還是吃一次過過癮,自己選擇嘍!
2、搭配脆嫩無異味的蔬菜,以荸薺為最佳;買不到荸薺的時候,可以用蓮藕代替。荸薺和蓮藕都不太適合高血糖或糖尿病人吃(我老爸糖尿病),于是我發現了一個更好的替代品,營養口味更佳,那就是脆山藥。山藥的粘液蛋白不僅營養更為豐富,而且能起到很好的粘連作用。
3、春夏季節,紅燒不免有點兒肥膩,清燉再適口不過。
清燉,名雖為“清”,但要想出味兒,這個“清”就不能是“清水”了,那必得是上佳的“清雞湯”。眼下這個時候,雞湯可難得了,禽流感鬧得連只活雞都買不到,哪來雞湯呢?好在如今市場繁榮豐富,雞湯味兒的調味汁也多,找個信得過的品牌,固體的、液體的、濃縮的,按使用說明調一個代雞湯也就罷了,倒也省事兒。
所謂“燉”,盡可以放進砂鍋小火慢煮,但要想清香爽利又不怕碎,隔水燉,也就是“蒸”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