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發布會中獲悉,山東推進村級集體經濟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到2020年,基本消除集體經濟空殼村,集體經濟收入3萬元以下的村實現收入翻番;2022年,力爭村集體收入全部達到5萬元以上。建立鄉村組織和基層干部激勵關愛機制,省、市、縣定期推選宣傳一批“鄉村振興好支書”。
山東省委組織部副部長兼省委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工委書記劉炳國表示,到2020年,山東制約鄉村組織振興的突出問題得到有效解決,構建起鄉村振興的組織體系和政策框架。到2022年,山東農村基層黨組織堅強有力,五星級村黨組織達到40%以上,基本消除二星級以下村黨組織。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發展壯大,農民合作社數量穩定在20萬家以上,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達到25萬家以上。
劉炳國表示,省里每年選派1000名左右村黨組織書記到先進地區進行集中培訓,推進村黨組織帶頭人隊伍整體優化提升。堅持和完善村“兩委”成員集中輪訓、農村黨員冬訓春訓制度,5年內組織農村黨員干部全部參加一次縣級以上黨校集中培訓。
從2019年開始,在實現第一書記對扶貧工作重點村、軟弱渙散村全覆蓋的基礎上,全面推行向集體經濟空殼村選派第一書記。實施“村村都有好青年”選培計劃,省級每年選樹100名左右鄉村“好青年”,每年選調1000名左右優秀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工作,從高校畢業生中招募1200名左右“三支一扶”人員到基層服務,充實鄉村組織振興工作力量。
來源:中國山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