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一個安監局長的理想:希望退休時仍可以保持零事故記錄

東營港經濟開發區安監、海事、交通部門開展海上聯合執法,姚建軍在現場指揮。東營港經濟開發區安監、海事、交通部門開展海上聯合執法,姚建軍在現場指揮。
姚建軍在辦公室查閱檔案資料。姚建軍在辦公室查閱檔案資料。

  今年56歲的姚建軍是東營市東營港經濟開發區安監局局長,他一直保持了一個記錄,自任職以來11年安全生產零事故。這個記錄的背后是他一年365天中有340天都在駐港,是不講人情、鐵面執法換來的。同時,他也有一個理想,在他退休的時候依然能保持安全生產零事故的記錄。

  文/片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張玉巖

  11年安全生產零事故

  姚建軍一直保持了一個記錄,自任職以來11年安全生產零事故。

  2008年姚建軍從東營市安監局辦公室主任的職務調整到東營港安監局的局長,在2015年之前一直是東營市安監局的派出機構。剛到東營港的時候,東營港只有3家企業,而現在已經有154家企業,其中還有92家化工企業。姚建軍可以說見證了東營港經濟開發區的成長。

  2012年以前,港區一直都在建設階段,主要抓好施工現場的安全就好了,2012年之后,港區企業大部分都開始投產,也有一些個頭比較大的項目落地,給安全生產的監管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現在東營港開發區有省級化工園區3個,化工園區面積達90平方公里,化工企業90余家,占比59.7%,涉及重點監管化工工藝14個,化工產品80余種,從業人員1.2萬余人,安全風險點1.6萬余個。說起這些數字,姚建軍了如指掌,對于他來說,這些數字就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

  “壓力很大,不在港區睡覺,我都睡不踏實?!币ㄜ娬f。工作這么多年,姚建軍回家的次數很少,一年365天,幾乎有340天是住在港區。留給家庭的時間幾乎沒有,孩子從上小學到高考,就只有在孩子高考的時候,姚建軍陪伴了三天。甚至出差,能當天往返的決不拖到第二天。在姚建軍看來,能多在值班電話旁邊多待一分鐘就是一分鐘,或許這時刻準備著的一分鐘就能將事故遏制在萌芽中。

  “冷”“熱”分明的雙面人

  東營市海翔化工有限公司是做溶劑油、柴油等原料預處理的一家企業。這家廠區2007年左右就建好了,2011年,王鵬接手這里時,用他的話說就是一個“爛攤子”,由于修建的比較早,廠區設備老化,而且設計也不符合新的規范,特別是在安全距離上,罐區、裝置區的安全距離都達不到標準。

  投資改造并不是一筆小錢,“我當時想著,還是先開工,一邊掙錢,一邊整改。”王鵬說。跟東營港安監局溝通過好多次,王鵬總想能討價還價,先把企業干起來。

  “在安全上,沒有談條件這一說。”但是,在姚建軍的回復里,王鵬總是得到這一句話。2017年,企業多投資1.5億,原廠拆除重建,才有了現在海翔化工的新貌,現在的海翔化工各類產品的年加工量可達20萬噸。

  在姚建軍看來,抓安全生產,就要從源頭上抓起來。特別是在項目審批上,不合格的堅決不能開工生產,把危險隱患扼殺在源頭上。

  “鐵面”是姚建軍在日常工作中常見的一面,人情關系在姚建軍這里不管用?!罢l說情也不管用?!币ㄜ娬f,“就是按規矩辦,堅持原則,一視同仁。”姚建軍說,要避免人情執法,就是要把氛圍給營造起來,不管是誰來說,就是按規矩辦事,安全上沒有人情可講,久而久之,大家也就沒有再來說情的了。

  東營港園區內的監管對象,對姚建軍的評價是“冷熱”分明:“冷”在嚴格執法不講人情關系,僅2018年所在單位立案處罰35起,查封拆解非法涉油儲罐133個,行政罰款151.39萬元,處罰率達到58%。

  不過,同時姚建軍還是企業的朋友,東營市亞通石化有限公司的安全環境部部長劉豹,87年生人,2010年開始從事安全生產工作,認識姚局長也已經八九年了。“姚局長與我母親同年,有時候覺得姚局長精力太旺盛了,我記得2014年的時候,因為企業安全生產的問題去請教姚局長,從下午6點談到凌晨4點?!眲⒈f,“他就是一個正兒八經的安全專家,企業從人員培訓到現場指導,甚至細節到如何解決罐區弱電信號的問題,他都懂?!被@區最怕雷雨天氣遭受雷擊,讓劉豹印象極為深刻的是,在夏季雷雨季節,姚建軍都是和企業負責人一起值守園區。

  海上救援

  三次與死神擦肩而過

  面對大海,姚建軍不只一次的感受到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

  他是東營港經濟開發區安監局的局長,同時,他也是省市海上搜救先進個人,從2008年以來,組織參與海上救援14次,成功搶救遇險人員102人。在大大小小的救援中,他見過大海的怒吼,經歷過夜幕降臨時漆黑一片找不到方向的恐懼,不止一次與死神擦肩而過。

  最近的一次救援,就發生在今年年初。2019年1月12日,韓國籍液化氣船“五號汽船”在東營港附近海域發生液化氣泄漏。如果把船留在內港區進行處置,內港區管道、罐區林立,很容易發生次生災害,只能在外海進行處置。而當時正遇上春節,海上的天氣十分惡劣,不僅僅有狂風大浪,霧也很大,能見度尚不足10米,天氣寒冷,船的甲板和船舷上都結了一層薄薄的冰,處置起來難度也不小。

  大浪來的時候,兩條船之間的落差能達到8米之高,加上海上霧大看不清楚,怎么才能安全地把救援物資和人都送上船?按照規定,登船的過程中每個人都需要穿著救生衣,但是穿著救生衣抱著救援物資,各種感知都不準確,姚建軍干脆直接把救生衣脫掉,在沒有安全措施的情況下直接上。

  其實,像這樣的應急救援姚建軍已經經歷了很多次了,相比之下,這并不是最危險的時刻?!拔乙簧腥闻c死神擦肩而過?!币ㄜ娬f。他至今還記得有一次參加救援時,由于浪太大,把他直接甩到了海里。還有一次,救援過程中,夜幕降臨,姚建軍和一起救援的同事小胡,找不到方向,幸虧電話通知附近的船只燃起火把才得以順利回到陸地上。回到陸地上,倆人干的第一件事兒就是找個了個小賣部,一人買了一包煙,一人一根煙,沉默了大概有5分鐘,誰也沒說話。

  “剛剛參加工作的時候,遺書都寫好了?!币ㄜ娬f。遺書上就寫了三條,第一條就是跟家里交代清楚,自己從未在外欠過錢,第二條是跟家屬說不要跟組織提過分的要求,第三條是叮囑妻子照顧好自己,照顧好孩子。

  希望退休時

  仍保持零事故記錄

  姚建軍有一個理想,“我希望在我退休的時候依然能保持安全生產零事故的記錄?!?/p>

  姚建軍保持了11年安全生產零事故,同時個人也多次榮獲省市安全生產工作先進個人、省市海上搜救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先后3次被省市人社廳、省市公務員局、省市安監局記三等功,被評為全市人民滿意公務員。

  談到榮譽,“作為一名應急人,我想最大的榮譽就是保持不發生安全事故的記錄?!币ㄜ娬f,“其實,做好每一件事情都要有一個目標,我們已經保持了11年的記錄,但是時間越長,不管是從企業還是從監管角度來講,越會有麻痹思想,這也是需要我們警鐘長鳴,及時克服的事情,需要我們的工作更加細致,更加超前?!?/p>

  在外人看來,安全生產工作很危險,不少人都不愿意在這個崗位上長久做。但是姚建軍不這么認為?!皬奈覀€人來講,艱難艱辛的工作總得有人去做,我20多年從事安全生產的工作,對這個工作也有一定的感情,跟同志們在一起也結下了友誼。我覺得責任重大的事情由我們來干,能干好的話是最大的榮譽?!币ㄜ娬f。一份付出一份收獲,只要基礎基層工作做扎實了,安全水平提升了,全員素質提高了,這份工作也并不那么危險了。

  “一年一年下來,感覺光陰很快?!睂τ谝ㄜ妬碚f,每天都有很多事情要做,老感覺時間不夠,做不完?!白鋈魏我患虑槿绻麤]有激情,那么這項工作做的絕對不會出成績,絕對不會精彩,如果沒有韌勁,永遠一事無成,我想在工作當中,秉承這種理念來做好工作?!?/p>

  來源: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