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山東省生態環境廳舉行例行發布會,邀請生態環境廳主要負責同志介紹7月份全省水環境質量狀況。根據各市7月份水環境標準達標指數顯示,全省16個設區市中,水環境標準達標指數最好的分別是東營市、聊城市、煙臺市,最差的分別是菏澤市、日照市、德州市。與上月相比,聊城市、東營市、濟南市改善較為明顯,菏澤市、日照市、濰坊市達標情況惡化趨勢相對突出。

  山東省生態環境廳水生態環境處處長袁成金介紹,山東省水環境標準達標指數排名,是按照國家生態環境部《城市地表水環境質量排名技術規定(試行)》,以Ⅲ類水體標準為基準,按照河流、湖庫比例綜合得出某市的水環境質量指數結果。

  由于山東受地勢影響,省內地表水資源很少,非汛期時,河流當中流淌的水大部分都來自于污染源,以及污水處理廠達標的廢水,在全國333個城市中,省內的水質量要按Ⅲ類水

  標準劃分,山東的排名在全國倒數。

  同時,山東與南方城市的水環境質量相差較大。在此基礎上,開展以國控斷面達標率、省控斷面達標率、重點涉水企業排放達標率三項指標為基準的“水環境標準達標指數”排名,實行雙指數排名,在兼顧國家考核的同時,也反映了各地水環境目標治理的完成情況,同時向各市傳導治污壓力,促進提升山東省水環境。

  在全省地表水整體環境狀況中,7月當月,受月初大部地區嚴重干旱、河湖徑流減少導致水質波動影響,全省83個國控地表水考核斷面中,有33個水質為優良(Ⅰ-Ⅲ類),占39.8%,未達到年度約束性指標要求,相差18.0個百分點,差于去年同期9.6個百分點;有5個斷面水質劣于Ⅴ類,占6.0%,未達到年度約束性指標要求(不高于3.6%),相差2.4個百分點,差于去年同期4.8個百分點。

  16市中,菏澤、臨沂、濟寧、棗莊、濰坊、濟南、濱州、淄博、煙臺9市水質優良水體比例未達到年度目標(淄博、煙臺主要因部分河流徹底斷流造成),威海、聊城2市優于目標要求;德州、菏澤2市劣Ⅴ類水體控制比例未達到年度目標,濟南、青島、濰坊3市優于目標要求。

  在斷面水質的考核中,7月當月,全省共有19個地表水斷面水質未達到年度考核目標要求:其中,國控斷面18個,主要涉及臨沂(4個)、濟寧(3個)、菏澤(3個)、青島(2個)、德州(2個)、日照(1個)、棗莊(1個)、濟南(1個)、濰坊(1個)、濱州(1個)10市;國控入海斷面1個,位于青島市。

  同時,在飲用水水源方面,1-7月份,全省52個地級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中,除棗莊1個水源地因地質原因硫酸鹽和總硬度超標外,其余51個水質均達到或優于Ⅲ類標準,達標率為98.1%,達到年度目標要求。

  黑臭水體的整治中,截至7月底,根據各級住建、城管、水務等黑臭水體整治主管部門上報自查情況,16設區的市城市建成區166個黑臭水體中,162個已整治完成整治工程,完成率為97.6%,整體符合國家年度目標要求,與上半年相比進展情況相同。全省縣城(含縣級市)建成區排查確定的104個黑臭水體中,已有100條完成整治方案編制,66條完成整治工程,完成率為63.5%,已達到“時間過半、任務過半”的要求。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張玉巖 實習生 馮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