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臘山河公園里面這么好的景色,修了六七年,卻一直不對外開放,簡直太可惜了。”近日,不少濟南市民向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反映。12月10日,記者對市民口中的臘山河公園進行探訪后了解到,公園似已修好多年,只是因為常年無人管理,長滿了荒草。對此,相關部門回應,將盡快落實公園管理方。


六年前動工建設
遲遲未對外開放
據市民劉女士介紹,臘山河公園與她們小區僅一路之隔,2013年她搬到附近時,公園就已經動工建設了。如今六年過去,公園也已經初具雛形,然而,劉女士數次想入園欣賞,卻一次次吃了“閉門羹”。
“南北兩個出口都鎖上了,根本進不去。”劉女士說,2017年她曾進去看過一次,里面有城樓、涼亭還有石碑,古色古香、韻味十足,“看著像是已經修好了,但不知道咋回事,一直不對外開放,但就這樣空著也太可惜了。”

記者了解到,市民口中的公園其實并沒有一個正式的名稱,只是由于它緊鄰臘山河,因此不少市民都不約而同地稱呼它為“臘山河公園”。
10日上午,記者對這個“塵封”多年的公園進行了探訪。該公園南北長約四百米、東西寬約三十米,位于聊城路和北園高架路之間,西側緊鄰臘山河。整個園區有南北兩個出口,北側出口大門緊閉,南側出口大門卻是打開的狀態,門口均無人值守。


公園初具雛形
無繼續施工跡象
記者從南口進入,入口處便是一個面積不小的人工湖,湖里有水,但是里面卻長滿了一人多高的荒草。順著青石板修建的道路往里走,記者發現里面景觀頗多,而且十分精致。
公園內隨處可見的涼亭、精美的石刻,上面展現了古人出行、征戰、娛樂等場景;還有不少用老物件制成的景觀,比如老木車輪、磨盤、門窗等,甚至用一些瓦片堆疊拼湊出各種栩栩如生的圖案。里面還恢復了保存完好的古城墻、城門、吊橋,再現了曾經的老濟南風貌。


從外觀上看,目前整個公園似乎已經修好,并沒有繼續施工的跡象,只是長期無人管理,里面落葉鋪地、雜草叢生,看起來十分冷清。
記者在探訪中發現,有個別市民來此游玩,經過詢問,他們大多數人都是第一次進來。
“之前知道這里有個公園,但每次過來,門都是鎖著的。前兩天路過的時候,發現門開了,今天特意過來看看。”市民張先生說,雖然公園里面環境稍顯冷清,但是古色古香的氛圍仍讓他驚喜不已,“看起來很不錯,有不一樣的感覺,為什么要關起來呢?。”
“希望臘山河公園能盡快地對外開放吧,這么好的景色,關起來確實可惜了。”市民李先生說,濟南西客站片區本來景觀就頗少,如果公園能夠開放,附近不少市民也多了一個游玩的好去處。


相關部門:
將盡快落實公園管理方
公園為何建了這么多年?什么時候才能正式地對外開放呢?抱著這樣的疑惑,10日下午,記者咨詢了槐蔭區園林綠化管理局。相關工作人員回應,該公園似乎仍在建設中,并未交付給政府,不在他們的管轄范圍內。至于公園目前的管理方到底是誰,該工作人員表示并不清楚。
11日下午,記者來到了槐蔭區興福街道辦事處。對于該項目的相關情況,街道辦事處的工作人員表示并不了解,“該項目的用地規劃為公園綠地,由建設單位開發管理,并未移交給我們,公園是否建設完畢以及何時對外開放,建議咨詢建設單位。”
然而,當記者再次詢問公園的建設方時,該工作人員給了一個并不確切的答案,“應該是西城集團(濟南西城投資開發集團)吧。”


根據《關于印發濟南市市級投融資平臺整合調整方案的通知》(濟政發[2017]8號)顯示,2017年,濟南西城投資開發集團與濟南濱河新區建設投資集團合并組建濟南城市建設集團。
隨后,記者聯系到濟南城市建設集團。相關工作人員表示,該公園最初確實是由濟南西城投資開發集團開發建設的,但是目前該項目是否已經完成交接仍存在爭議,“因為牽扯的部門較多,我們將盡快落實公園的管理方,給廣大市民一個答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