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報記者 劉 珅
5月27日,省政府出臺創新重點領域投融資機制鼓勵社會投資的實施意見,在生態環保、市政基礎設施等9大領域向社會資本進一步敞開大門,創新重點領域投融資機制,引導社會資本建設、運營和管理,推動結構調整、加強薄弱環節建設、穩固發展基礎。
9大重點領域:多種社會資本進入方式
靈活運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各種模式
《意見》提出,建立健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機制,法無禁止則全面向社會資本開放,外商投資按規定享受同等待遇;政府投資有所為有所不為,充分釋放市場空間。
《意見》明確,在一定期限內經營收入可以覆蓋成本的投資,堅持推進市場化運作;不足覆蓋的,采取政府授予特許經營權附加部分補貼或直接投資參股等措施,創造條件為投資人獲得合理回報;基本無經營收入的,則通過政府購買服務,采用建設-擁有-運營(BOO)、委托運營等模式推進,或給予一定的開發權、經營權,與經營性較強項目組合等綜合開發方式引入投資人。
熱門閱讀-
我省確定的9大重點領域,幾乎全方位覆蓋經濟社會民生各個方面,《意見》對此作出了細致分類,在確定進入方式方面充分體現創新靈活,如探索“使用者付費”和政府購買服務機制,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等各種模式。
“以PPP方式為例, 通過BOT、BT等我省常見的吸引社會資本方式,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公共基礎項目建設,提供公共產品和服務,合作各方往往會得到比單獨行動更好的結果。”省宏觀經濟研究院戰略規劃所所長劉德軍說。
《意見》提出,生態環保領域探索建立環境污染強制保險和綠色環保基金制度,運用市場化手段解決環境問題;農業水利領域盤活現有重大水利工程國有資產,選擇一批工程通過股權出讓、委托運營、整合改制等方式,吸引社會資本參與,籌得的資金用于新增水利工程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