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自己譯電員的工作,吳斌一直強調,這是一項責任心很強的工作,但也不是沒有遇到過危險,“有一次我們得到情報,說敵人距離我們還有 200華里,大家都覺得距離還遠,但當天晚上,我們就遭到了突襲,當時沒有想到敵人速度那么快,那時候日本人采取的方式就是‘遠距離奔襲’, 雖然距離遠但日本人采取了騎兵等一些辦法,襲擊了部隊,警衛連首當其沖與敵人展開了戰斗,敵人還在門前放上了催淚瓦斯,在前方掩護下我們得 以從后門逃脫。還有一次就是我們行軍途中需要爬山,但是因為受到漢奸誤導我們進入了敵人的包圍圈,爬山過程中就有機關炮向我們打來,這個時 候只能往前跑,奮力爬過那座山后,情況就好了。”

  斗智斗勇 帶無線電搜集情報,與敵人僅隔一溝

  “那個時候我們掌握的都是一些絕密情報,對譯電員而言,紀律方面的要求比較嚴格。”吳斌說,由于工作的特殊性,部隊要求他們不僅私信要公開 ,出門也要倆人同行,雖不同于前線打仗,但吳斌也要單獨行動,外出搜集情報,“那時候我們就十來個人,穿著便衣,帶著無線電臺在村子里搜集 情報,后來半夜得到消息說敵人要進村,我們只能跑,天慢慢亮了,能看到敵人從我們身邊走過,因為和村里的人混在一起,當時敵人就沒怎么注意 到我們,但當時很近,就隔著一條溝,我們看敵人看得很清楚。還有一次也是搜集情報,也是夜間行動,行軍途中遇到了敵人,那時戰斗就是這樣, 很多情況都是很難預料的。”

  而回想起抗戰快勝利的那段時間的工作,吳斌很是感慨,“平時我們的工作強度就很大,不睡覺是常有的事,人多點的時候能分上半夜和下半夜。 但在日本快投降的時候,我們最忙,那時候整夜不睡覺都是小事,主要就是傳達日本人的情報,每一個情報都要謹慎對待。”

  到今年,抗日戰爭勝利的第70個年頭,92歲的吳斌仍保持著每天讀書看新聞的習慣,吳斌的家人告訴記者,老人每天都要準時看新聞,其他時間就 是在家里讀書。在吳斌的家里,雜志報紙隨處可見,在客廳最顯眼的位置,“知足常樂”四個大字懸掛在墻上,“我們都是幸運的,就像武中奇寫給 我的這四個大字,知足常樂,我們要珍惜現在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