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煙臺組織召開上半年空氣質量改善情況通報會,市環保局、住建局、城管局、公安局相關負責人通報相關情況。上半年,全市開展環境保護大檢查,共計檢查企業3000余家,依法對162家違法企業立案處罰,責令81家企業停產整治,向公安機關移交9起環境污染違法犯罪案件。其中,8名企業負責人被行政拘留,一名企業負責人被追究刑事責任。

  162家企業被立案處罰

  會上,市環保局副局長車劍波通報了上半年空氣質量情況,他用“喜憂參半”四個字進行了概括。“喜的是,煙臺空氣質量優良率81.2%,同比增加12.7個百分點,藍天白云天數155天,同比增加16天,四項主要污染物指標,PM2.5同比改善20.3%,PM10同比改善17.6%,SO2同比改善26.5%,NO2同比改善14.6%。”

  “憂的是盡管煙臺空氣質量絕對值位居全省第二,但同比改善排名不盡理想,半年排名第六,與我們可比性較強的青島市,半年排名第二,說明我們在某些方面的工作還有改善空間。”車劍波表示。

  上半年,全市將大氣污染綜合整治由市區擴展到全市所有縣市區。對各縣市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站的日常運營維護進行了公開招標,通過實行第三方運營確保空氣質量數據準確可靠。

  在全面推進高污染燃料禁燃區建設上,市政府將高污染燃料禁燃區建設淘汰120臺燃煤鍋爐作為2015年為民服務實事的重要事項。上半年,市區共淘汰各類高污染燃料燃用設施95臺。

  上半年,全市加大環境執法檢查力度,堅決落實新環保法規定的按日處罰措施,堅持以罰促治、以停促治,倒逼企業加快環境治理進度,從根本上解決 “守法成本高、違法成本低”問題。上半年,全市組織開展環境保護大檢查,共計檢查企業三千余家,依法對162家違法企業立案處罰,責令81家企業停產整治。

  市環保局污控科科長董利國表示,為加強對全市兩百多家工業企業污染物排放數據真實性的檢測,上半年環保部門加大查處力度,向公安機關移交9起環境污染違法犯罪案件。其中,8名企業負責人被行政拘留,一名企業負責人被追究刑事責任。“被移送公安機關的違法犯罪絕大多數都是針對在線監控數據造假的問題,為此我們加大了整治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