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直至今天,這筆投資不僅大幅縮水,而且也沒有帶來明顯的戰略收益。去年力拓放棄中鋁提出的巨額增持計劃并且轉投對手必和必拓(BHP)的舉動,更是讓中鋁爭奪話語權的愿望走向了破滅。中電投也于2008 年在幾內亞投下棋子,當時《人民日報》的報道稱,該公司一期投資390 億元開始建設一座年產能約1,300 萬噸的鋁礬土礦廠,以及氧化鋁精煉廠、專用港口、燃煤電站和公路等基礎設施,但是該公司給出的投入商業運營的時間最早要到2020 年年底。

張士平,攝于山東魏橋創業集團在鄒平縣的一家紡織廠。張士平,攝于山東魏橋創業集團在鄒平縣的一家紡織廠。

  張士平之所以引人關注是因為其通過30 年的努力在商業上獲取了巨大的成功。他目前擔任董事長的魏橋創業集團同時掌管著兩個巨大的王國——紡織業的魏橋紡織股份有限公司和鋁業的中國宏橋集團有限公司。這兩家公司分別在不同時期成為了各自行業內全球生產規模最大的企業,并且它們都已經在香港上市。

  該集團擁有12.3 萬名員工,去年的營業收入達到457.57 億美元,接近3,000 億元人民幣。自從2012 年進入《財富》世界500 強榜單以來,其排名不斷躥升,2015 年該集團已經居于第234 位。它也是106 家中國上榜企業里較為罕見的民營公司之一。其家族持有的股份如今價值連城,被稱作山東首富,而該省的經濟總量目前位列中國省份排名的第3 位。魏橋生產的牛仔布充斥全球,90% 的蘋果手機殼體所用的鋁板材料均來自于張士平的工廠。

  身處兩個極為糟糕的行業,張士平卻具有驚人的賺錢能力。紡織業自從2011年起便開始遭遇到巨大的滑坡,如今這個勢頭并未好轉,該行業的景氣指數長期排在所有行業的末尾。而鋁業是目前全球供給過剩最為嚴重的產業之一,去年的一份報告顯示,在世界各地的倉庫里堆積了1000萬噸甚至更多的鋁材。這些鋁材足以生產出15 萬架波音747 型噴氣客機或者7500億個易拉罐。張士平對兩個產業做出了不同的調整。他小幅收縮了紡織業的規模,令其利潤保持不減;反而加大了鋁業的擴張,用三年的時間將規模擴大了一倍以上,張士平的公司幾乎是這一時期里全球鋁業少數還在擴張的企業。

  事實上,國際巨頭最近三年宣布減產甚至關閉的產量高達數百萬噸。2014年,中國宏橋超過巨頭俄羅斯聯合鋁業公司,成為了全球產量最大的鋁制造商。雖然這個令張士平感到興奮的榮耀并未持續太長的時間。2015年上半年,中國政府在對國有資產的重新洗牌中將中電投的270萬噸電解鋁工廠剝離給中鋁,此舉令后者在賬面上以微弱優勢超越張士平的公司,成為了全球產能第一的鋁生產商。

  但來自于高盛集團的報告稱,中國宏橋依然是當下全球鋁業中少數可以維持利潤者,甚至是唯一的一家還在賺錢的公司。另外一些研究機構盛贊在鋁價重挫之際,中國宏橋是世界上最好的鋁業公司——它有最先進的工廠和最有效的成本管理體系。

  但張士平被更多人知曉,是由于他一度被看作是中國近現代商業史上的一個獨樹一幟的符號。他做了一些被外界認為是不同尋常、膽大妄為的事情,更加重要的是,他獲得了成功。簡單說,中國內陸目前運行著的唯一一張電力輸配網絡,其主導者是國有公司國家電網。其經營區域的覆蓋面積接近中國國土的90%,但是在其覆蓋范圍內的山東省鄒平縣的一大塊區域里,張士平因為不斷擴大的公司規模而自建發電廠和獨立的輸電網絡,令其游離于強大的國家電網的管控之外。

  這樣的事情,此前沒有人敢做。2012年,在一輪破除壟斷、改革電力制度的呼聲里,張士平意外地作為抗擊壟斷勢力的先鋒而被推進了輿論的漩渦。他也是在那個時候開始變得聲名鵲起,以至于目前所有關于他的新聞報道幾乎都是同一個主題。

  遺憾的是,沒有幾個作者真正見過張士平。自從2012 年起,一貫低調的張士平變得更加神秘。他深居簡出,拒絕接受所有媒體的采訪,并且要求他的子女和下屬做同樣的事情。由于難以忍受長途飛行,張士平幾乎不出遠門,而且很少參加企業家圈子的活動,公開露面的機會更是稀少。即使露面,他也不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