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日,濟南市區氣溫接近36℃,記者自測溫度則達到49℃。越是人們熱得不愿出門,就有一群人會越忙。他們身著統一服裝,冒著高溫,騎電動車在城市街道上急匆匆穿梭,配送美食,這該是怎樣一種體驗?記者也與他們一道,當了一回驕陽下的“騎手”。
一上午都沒來得及喝水
25日中午12點半,記者騎著某外賣平臺的專用電動車,來到濟南山師東路南段一家漢堡炸雞店。
在此等候送餐的外賣騎手李沖告訴齊魯晚報記者,上午他已經送了9單,馬上要送的兩份漢堡炸雞快餐就要做好了,一個訂單為17元,一個訂單為20元。
“送一單提成大約6元。”李沖說。12時35分,記者騎電動車跟隨李沖前往誠信商務樓送外賣。車座被烤得滾燙,李沖全然不顧,到達目的地后,他取餐后快步跑進大廳,送到三樓服務臺。
從樓里出來后,記者又跟隨李沖來到賽博廣場十樓送餐。停下車,他一路小步快跑上樓。“中午訂單比較多,希望能多送幾單。”李沖告訴記者,剛送完單子,手機上又有了3單。
他緊趕慢趕地騎電動車來到文化東路附近的兩家餐廳取餐,然后先往誠基中心送。到達目的地他才發現,羊肉湯已經灑出來了,只好聯系后臺和商家,重新送一單過來,同時打電話給客戶賠禮道歉。
這一單外賣雖然出了岔子,但時間可不能再耽擱,他趕緊又前后腳往濟南市中心醫院和融基書香苑送餐。趕到融基書香苑樓下時,李沖看了下時間,“就差一分鐘了。”他說,平臺有規定,一小時內必須送達,“否則可能白送了,如果被投訴,就要扣100元。時間非常緊張,遇到高溫天,訂單更多,時間就越發緊張。一上午我都沒時間喝水、上廁所。”
早晨七點就接單,下午兩點才抽空吃飯
跟隨李沖送餐中,記者注意到他一直滿頭大汗,不斷伸手去擦汗,脖子曬得通紅,“今天已經濕透了三四次了。”李沖說,為了防曬,專門花四十元買了套袖和手套,“但擋不住出汗。”
完成融基書香苑的訂單后,已到下午兩點,但他還沒法吃飯,得趕往下一個取餐點,還有一單要送。
直到2時40分,李沖才如釋重負地來到萬豪一家把子肉米飯店,和另外一個同事張強(化名)吃午餐。此時距他吃早餐已經過去了7小時,李沖一共送了15單,張強則送了20多單。
吃飯之余,37歲的李沖告訴記者,他春節后從菏澤單縣來濟南打工,花100元租住在萬豪一處僅4平方米的地下室,送外賣是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剛開始送時,不熟悉地方,送單少,還經常受氣,不過很快就適應了。”李沖說,家里有兩個兒子,大的14歲,小的才4歲,妻子在家務農,全家收入都靠自己送外賣。“公司規定9點半開始工作,但我每天早上7點就起床,早晨也有訂單,多跑一單是一單。”
李沖每天得工作到晚上10點,“下午兩點以后會閑一些,自己就找個地方吃飯,順便休息一下。等到了4點以后就又要忙起來了,晚飯只能等到10點再吃。”算下來,他一個月能收入8000元左右。
外賣業務量一周多了20%
張強今年48歲,他每天送四五十單外賣。“我是冠縣人,兒子在濟南打工,也有自己的房子。我想補貼家用,就出來送外賣,兒子時常勸我少送點,但拿到訂單,就得送啊,這是對公司和顧客負責。”張強說。
李沖和張強告訴記者,雖然送外賣比較辛苦、比較累,但真沒覺得不開心。張強說,幾天前下大雨,山師有個學生給自己發的兩條短信讓他很感動。
“兄弟,我不知道下雨了,不方便送餐就算了。你別淋著!”“我已確認收到貨了,你別著急!”張強說,看到這兩條短信后,他就給稱自己為“兄弟”的大學生回復了兩個“感謝”。
張強還翻出25日送的一個訂單,整整晚了130分鐘,但顧客不僅沒有責怪,還勸他不要著急,天太熱別中暑。
據李沖所屬外賣平臺山師配送中心的經理王志濤介紹,僅誠基中心分店就有60多名員工,“天太熱,業務量比一周前增加了20%,為應對夏天的訂單高峰,我們在5月就招了20個人,還是感覺壓力很大。”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劉帥)
齊魯壹點客戶端版權稿件,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