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劉有杰 實習生 張誠
兼并重組是近幾年山東鋼鐵行業的重頭戲,先是濟鋼、萊鋼等成立山東鋼鐵集團,后是山鋼想重組日照鋼鐵……目前,作為曾經山東最大的國有企業,山東鋼鐵集團卻陷入了巨額虧損的泥沼。鋼價大跌、原材料上漲等因素綜合起來,更是讓鋼鐵行業面臨前所未有的寒冬。
鋼價大跌
2012年虧損超38億
3月28日,山東鋼鐵集團發布2012年年度報告,公司共生產生鐵1079萬噸、鋼1339萬噸、鋼材1303萬噸;實現營業收入733.04億元、凈利潤-38.37億元,同比下降757%,每股虧損0.6521元。
報告稱,“2012年,宏觀經濟形勢和國內鋼鐵形勢異常嚴峻,經濟增速逐季回落,消費市場增長放緩,消費者信心呈現進一步下滑態勢,國內鋼鐵企業呈現出行業性虧損的慘淡景象……力爭將利潤虧損控制在較小范圍,但因公司主動采取限產等措施,未能完成董事會下達的生產經營任務。”
山東鋼鐵曾表示,國內鋼材市場疲軟、鋼材產能過大,鋼材市場供大于求的矛盾愈加突出,鋼材價格大幅下跌,且降價幅度高于上游原燃料價格的下跌幅度,是導致2012年度虧損的主要原因。
每況愈下
利潤由逐年下降到虧損
公開資料顯示,2009年至2011年,山東鋼鐵集團凈利潤分別為28.02億元、25.89億元和20.5億元。盡管逐年下降,但從未出現虧損。
2012年,山東鋼鐵集團由盈轉虧且虧損38億元,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實際上,經營和財務上的壓力,正雙重擠壓著山東鋼鐵集團的盈利能力。
山東鋼鐵集團3月19日擬發20億元中期票據的募集說明書顯示,截至去年9月30日,集團資產總額1528.89億元,負債總額1114.87億元。
山東鋼鐵集團表示,根據現有的各項融資到期時間分類,2012年到期445.25億元,2013年到期128.24億元,2014年以后到期157.33億元。記者注意到,山鋼集團從2009年以來的財務費用逐年增長,2009年至2011年分別為22.32億元、26.82億元和31.47億元,去年1-9月的財務費用已達27.85億元。
合并效應難顯
“山東大鋼鐵”坎坷路
山東鋼鐵集團有限公司于2008年3月17日注冊成立,注冊資本100億元,是由濟鋼集團、萊鋼集團和山東省冶金工業總公司所屬單位的國有產權劃轉而設立的國有獨資公司。該公司曾是山東最大的國有企業。
有業內人士指出,兩家鋼企的合并可以提高山東省鋼鐵產業集中度,利于淘汰落后產能,但也會遇到現行體制的障礙。人事調整、職工安置、地方和中央財稅問題、如何發揮合并后兩個企業的規模效應等問題將隨之而來。
2009年,山鋼相關負責人曾坦言,一年多來,因為管理體制不順等多種因素的制約,山鋼集團的集團化運作進展極為緩慢。據初步估計,如果集團一體化運作能夠實現,每年僅協同效益就將達到10億元左右。但由于資源與業務整合遲遲不能實質性展開,協同效應始終無法發揮。“山東鋼鐵集團一直是一塊牌子、幾套班子。”西本新干線首席分析師劉秋平曾表示,財務報表的合并、產能的簡單相加并沒有改變山東鋼鐵的困局。
股票下跌
兩年跌70%讓持股人抓狂
截至2013年4月23日,山東鋼鐵以每股1.96元收盤,當日跌幅為2.49%。縱觀該股近幾年走勢,股價一路下挫明顯。自2011年4月,山東鋼鐵在短短1周內,股價由3.59元攀升至7.02元后,至此一路下跌,兩年時間內股價下跌超70%。
在股民中,對于該股加倉或拋出之爭愈演愈烈,讓不少持股人抓狂。看跌的股民認為,鋼鐵行業持續低迷,鋼鐵股均連連下挫,山東鋼鐵近年股價持續下降,不少人血本無歸,“千萬不能碰鋼鐵股”。看漲的人則認為,從政府對山東鋼鐵產業結構調整看,到2013年,山鋼將完成對日鋼、青島鋼鐵集團的實質性重組,未來山東80%的鋼鐵產能將集中到山鋼集團旗下,山東鋼鐵或是一只名副其實的潛力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