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體記者 張順軍 報道
晨報淄博4月26日訊 在全球資金泛濫的背景下,資本市場價格將保持持續震蕩。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孫立堅4月26日表示,大宗商品將成為國際炒家關注的焦點,不過由于擔心政府回籠貨幣,短線操作、打時間差將成國際炒家慣用的手段。孫立堅是在出席淄博一論壇時做出上述表述的。
目前,美日等發達經濟體仍實行量化寬松的政策,全球資金泛濫,國際資金都在短線運作。“實體經濟還沒有恢復,目前還看不清未來經濟的方向。”孫立堅說,因為擔心政府回籠貨幣,國際炒家的重要心態便是落袋為安。他以黃金舉例,在貨幣超發的背景下,物以稀為貴,按理說金價應該上漲,但實際上近段時間迎來大跌,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便是國際炒家進行拋售。孫立堅認為,由于上述因素的存在,大宗商品短線操作將成為國際炒家的重要手段。“25日,又有大量資金抄底黃金,國際金價大幅反彈。”孫立堅說,持續震蕩將成為資本市場的常態。
孫立堅還說,當前中國企業的投資意愿在下降,相比之下,一些企業更愿意進入虛擬經濟。“有的企業把資金借給其他企業,一年下來20%左右的收益,比做實業的利潤還高。”孫立堅認為,中國產業空心化問題值得警惕,而對于一個沒有企業實際利潤支撐的市場而言,A股走出牛市非常困難的。
論壇另一演講人、知名財經評論員葉檀在回答本報記者關于A股走勢問題時說,國內面臨貨幣紅利消失、成本紅利消失、出口紅利消失的三大威脅,實體經濟面臨較大壓力而且還在轉型,A股將是一個長期低位做底的態勢,未來走勢仍取決于資金和企業的情況。對于金價走勢,葉檀直言,因為經濟走勢不明和通脹因素存在,黃金不會崩盤。
孫立堅還提及了貨幣超發的后果問題。他說,現在國際投行開始唱衰中國,并希望中國成為貨幣超發的買單國家,因為中國有高儲蓄率,是實實在在的錢,中國面臨財富被掠奪的市場環境。“國際資本根本不是來支持中國企業的,眼睛是盯著老百姓手中的錢。”他說,因為具備投機和短線的特征,來的都是不聽話的錢,很可能炒一把就走了,這樣會影響中國的金融穩定,他認為這也正是中國高層屢提金融體系穩定的重要原因。
此前,國際投行唱衰中國的一大原因便是中國政府的債務問題。葉檀在回答本報記者提問時說,地方債務問題的確成為關注的焦點,比如平臺貸大量增加等,這需要政府及時出臺措施清理,按照現在的情況,中國暫時還不會爆發債務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