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本報對歷山北路、埠東村、七里山南村、萬壽路、穎秀路等處占道經(jīng)營和違規(guī)收費進行了連續(xù)報道。6日,家住天橋區(qū)交通廳街附近的市民付先生向本報反映,天橋區(qū)交通廳街上有不少賣摩托車的商戶全天在此占道經(jīng)營,商戶把摩托車、電動車等商品擺上人行道,影響市民通行。記者就此咨詢了相關部門,他們均表示對此毫無辦法。
市民反映
119、120急等救火救人進不來
“這條路非常堵,在這做買賣的商戶都把車擺到道上,本來道就不寬,這條路成了住在附近的人的心病。”住在造紙廠宿舍的付先生表示,交通廳街商戶“霸道”經(jīng)營已經(jīng)有些年頭了,住在附近的居民反映過很多次,執(zhí)法人員也來管過,最多也只是好幾天,執(zhí)法人員前腳走,商戶們后腳就占道經(jīng)營,讓他們這些居民非常頭痛。“我平時上下班都不敢開車,就只能騎電動車,這條街是必經(jīng)之路,堵在這里半小時很正常。”付先生無奈地說,有時候遇到急事,打個出租,出租車司機都不愿意進來,因為熟悉這地的人都知道一旦開車進來就不好出去。“不管管這里不行了,去年的時候,造紙廠三宿舍有一家失火了,消防車就是進不來,最后沒辦法只能把墻扒開,這才把車開進來把火撲滅。”張大媽住在這里30多年了,她告訴記者,這附近都是比較老的小區(qū),住的人也大部分都退休了,“歲數(shù)大了,難免身體不好,因為商戶占道經(jīng)營,120救護車也進不來,只能停在路邊,醫(yī)院工作人員把擔架抬出來,足足花半個小時,才把急救的人抬出去。”
現(xiàn)場調(diào)查 近200家沿街商鋪 商品擺到大道上
7日下午,記者來到位于交通廳街的“摩托車一條街”,這里集聚了近200家商鋪,售賣摩托車、電瓶車以及各類配件。長約1公里的街道兩側(cè),擺滿了商戶們各式各樣的摩托車和電動車以及配件。
記者沿交通廳街走了一圈,發(fā)現(xiàn)街上的商戶多數(shù)存在占道經(jīng)營行為,放眼望去,銷售摩托車、電動車的商店幾乎都無一例外地在門前的道路上辦起了“車展”。一家商店外,十幾輛摩托車在外面的人行道上整齊“布陣”,再往前走幾步,另一家摩托車商店毫不遜色,外形拉風的摩托車侵占了大片的道路空間。
過往車輛不得不小心繞過這些“霸道”商品,一些零售商店也將貨物擺置于門前自家搭置的“帳篷”內(nèi),使得人行道變得十分狹窄。記者驅(qū)車進入交通廳街后,迎面過來一輛貨車,記者不得不停在一旁讓行。這條街并不是單行線,因為商戶占道經(jīng)營,只能容下一車通行,這輛車的到來,使得路上車輛錯車困難,交通癱瘓。10分鐘后,貨車離開,路上車輛才得以正常通行。“我們占的是門前不是道,而且也沒有將貨擺在路上來賣,行人怎么走,我管不了那么多,抓嚴了,大不了就進屋。”臨街商家說。“這個地方每天要掃幾遍,那些機油倒在地上很難清理掉。”在交通廳街上,一名環(huán)衛(wèi)工人指著被機油涂臟的路面,無奈地告訴記者。
市民李先生告訴記者,交通廳街不遠就有個學校,每天接送孩子必須得走這條路,對這條路非常無奈,“如果有錢,真是不想在這里住了,不僅堵,而且還擾民,一些人在這里開大馬力的摩托車,聲音轟轟隆隆的特別響,家里老人上街走,經(jīng)常被嚇著。”李先生說。
部門說法
只能勸說沒有其他辦法
8日上午,記者以居民身份撥打了天橋區(qū)城市管理執(zhí)法局的投訴電話,工作人員表示,有很多人打過舉報電話,執(zhí)法中隊也進行查處過。“中隊回復是來商鋪拉貨的三輪車占道,并不是店外經(jīng)營。”工作人員說。
記者接著撥打了天橋區(qū)城市管理局執(zhí)法二中隊電話。“因為這里是摩托車配件市場,主要原因是來買件、卸貨的車輛亂停亂放,還有很多私家車亂停造成交通擁堵。”執(zhí)法二中隊工作人員說,幾年前,官扎營街道辦事處曾經(jīng)給路南的商戶劃過線,不讓他們擺到線外。“我們也跟官扎營街道辦事處溝通過,也經(jīng)常過去勸阻,不要讓他們影響交通,但也不可能天天盯著這條街,你們是不是也跟辦事處反映一下,讓他們也管管,畢竟辦事處就在這條街上,不要讓商戶太影響通行。”工作人員說。
隨后記者致電官扎營街道辦事處城管科。“有很多人反映過這個問題,不是我們不管,但我們街辦城管科沒有執(zhí)法權,這是一個市場,對他們做過工作,只能是勸說,對他們也沒有其他辦法。”街辦工作人員表示,他們也發(fā)現(xiàn)很多車輛在這里亂停,但街道辦事處無權管理亂停車輛,建議交警部門能到此對違章車輛進行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