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日,本報以《兩居委會新成立急招樓棟長》為題,報道了鮑山街道轄區內鋼城新苑西區、鋼城新苑東區2個居委會剛成立,招募樓棟長遇難一事。報道刊登后,一些社區也反映類似問題。
招募難點四大問題困擾樓棟長招募
說起樓棟長招募的難點,鮑山街辦下屬的管區總支書記趙英國提到:首先,樓棟長是義務的,一些居民沒有時間精力兼顧;其次,轄區內外來購房者占到了四分之一,與原轄區濟鋼職工之間不熟悉;再次,一些職工對單位的管理依賴性強,還不適應從單位管理到居委會管理的改變;最后,還有不少“人戶分離”的情況。
教你四招解決居委會成立初期難題
記者先后咨詢了二七新村街道建新社區居委會主任王麗、舜耕街道舜和居委會主任張紅。她們都經歷了居委會成立初期的困難階段,并總結了一些經驗。
第一招:“把居民請出來”
張紅說,2006年,她在舜雅居委會當主任,當時居委會成立才一年。“工作人員只有3個人,前期開展入戶工作就非常困難。”她告訴記者,“既然走不進去,那就請出來。”她通過搞活動的方式,吸引轄區居民參與。“前期,我在社區組織幾個熱心人,勉強湊夠16人的隊伍,借來了大鼓和綢子等道具,組織轄區內演出。附近居民看著熱鬧,慢慢地被吸引過來。”她說。
第二招:“搭建互動平臺”
張紅提到,她還在社區辦了自己的報紙——— 舜城生活報,為居民搭建了更廣闊的平臺。到今天舜城生活報已發行6年,每月一期,報上全是轄區內的社區服務等便民信息,居民喜歡看,也喜歡投稿。“通過這種形式讓居民跟社區之間有個溝通交流的平臺。”她說。
第三招:“調動社區資源”
王麗告訴記者,她們充分發揮黨員、義工、大學生志愿者等的作用。“我們社區與濟南大學合作,社區算是他們的一個學生實踐基地,學子們在寒暑假和周末都會分批次協助社區開展各種工作。”她說,“少的時候有四五人,多的時候有十幾人,還包括轄區內一些商戶志愿者,通過多種方式調動社區資源開展工作。”
第四招:“以點帶面先試點”
“可以考慮用以點帶面的方式,先找一部分黨員、熱心人士來擔任樓長,組織活動調動居民的積極性,等積極性上來,單元長也就好找了。”兩位小巷總理都認為,可以從轄區內藝術團、小團隊隊長開始嘗試,這樣能更容易帶動其他居民。 (記者柏凌君)
(原標題:四大問題困擾樓棟長招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