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于國鵬 報道
本報濟南訊 濟寧市作為大運河保護和申遺沿線城市,對南旺分水樞紐工程遺址等11處運河遺產點段,精心編制規劃和方案。目前,南旺樞紐考古遺址公園建設也已取得重大進展,完成6處遺產點的考古勘探。位于考古遺址公園內的大運河南旺樞紐博物館,預計6月底前完成布展并對外開放。
位于汶上縣的大運河南旺分水樞紐遺址曾經入選“2011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目前考古遺址公園成功創建為國家3A級旅游景區。
該市對南旺分水樞紐工程遺址等11處運河遺產點段,精心編制《大運河遺產南旺樞紐保護規劃》共2個規劃6個方案,對遺產點橋、閘、壩等15處修繕設計方案做了進一步完善。“南旺樞紐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在以往考古發掘的基礎上,緊密結合考古遺址公園建設,編制了考古工作計劃書。完成了6處遺產點的考古勘探,面積4萬余平方米。”
除此之外,濟寧市已經完成了考古遺址公園內邢通斗門、徐建口斗門考古發掘工作,發掘面積2000多平方米。今年3月份以來,拆遷了占壓河道本體的20余戶民房,現已完成發掘1.8萬平方米,占年度任務的80%。
濟寧市副市長吳霽雯說:“南旺樞紐博物館占地約5000平方米,建筑面積3400余平方米,目前正進行鋼構件焊接吊裝。建成后的博物館將綜合運用文字、圖片、實物、模型、演示等多種方式展現水工技術成就,充分展示南旺樞紐工程博大精深的歷史文化和水利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