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一小長假,“天下第一泉”風景區迎來掛牌后首次“大考”,60萬游客前來“出題”,景區總體表演良好,但在應對細節上還有可雕琢之處。而近郊景區大打“孩子牌”,收獲頗豐。
□本報記者 徐鵬
4月29日至5月1日,“天下第一泉”風景區掛牌后試運營“滿月”并迎來第一個小長假“大考”。園林部門監測數據顯示,共有60萬人前來爭睹“第一泉”風采,其中外地游客占主流,景區通票售出近3萬張。據了解,為了備戰五一,“拽住”游客的腳步,景區增加了10余項旅游文化活動,但在緩解停車難問題上還有潛力可挖。
統計 自駕游散客成主流
今年五一,來自省內其他城市的散客自駕游成為主流,自駕游和家庭式自助游已成為旅游的主要方式。游客結構方面,散客占半數以上,自助游客的比例明顯超過團隊游客。外地客源主要來自北京、天津等地以及省內17城市。
除了“天下第一泉”,據統計,假期3天千佛山景區(包括齊魯碑刻文化苑)共接待游客10.4萬人次,客流高峰出現在5月1日,當日客流量達4萬人次。濟南動物園3天共接待游人15萬。值得一提的是,市民積極響應市園林局“錯時游園”的倡議,把日間黃金時段讓給外地游客,一家三口的本地游客比以往小長假少了很多。
淡定 增加臨時售票點
“天下第一泉”風景區作為濟南旅游的最新亮點,五一期間增加了10余項旅游文化活動,成為省內其他城市游客首選的休閑旅游目的地之一。
通過3天的現場采訪,記者發現,節日前景區設立的幾個臨時售票點“立了大功”。明湖婚戀文化節、大明湖“碧筒飲”實景劇、泉邊情思大碗茶……相對于清明小長假期間各景區旅游活動的“冷清”,五一假期內,包括“天下第一泉”在內的各景區策劃了近百項參與性、娛樂性強的旅游活動,極大增強了游客參與的興趣,讓許多游客流連忘返,延長了在濟南的停留時間。
慌亂 景區仍現停車難
在采訪中,長春游客王先生告訴記者,在趵突泉東門出去必經旅游服務中心,里面的特色旅游產品很多,這讓他感覺很方便。但趵突泉畔的免費取水點人山人海,三個水龍頭的水流很細,而收費取水點人就少得多,建議景區擴建免費取水點。
五一期間,趵突泉公園南門外改為雙向停車,大明湖北門也增加了停車位,但停車問題仍是景區的一個軟肋,許多“遲到”的駕車游客只得將車輛停放在景區附近道路的輔道上。東營游客林先生表示,來濟南玩是“起個大早,趕個晚集”,光尋找停車位就要2個小時,停車花費的時間快比游覽景區的時間還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