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購物遭捆綁,景點物價較高受詬病
據了解,本次消費體驗選擇的5條旅行線路有3條存在旅游購物現象。旅行社雖在行前說明了這種情況,但購物時間卻無法控制,這就會導致了占用大量旅行時間。
消費體驗員在參加的臺兒莊古城、紅荷濕地二日游中,游客上午參觀景點時間不足30分鐘,而緊接著要游客參加一個40分鐘的商品推介會,又用了近1個小時時間安排游客購物,很多不購物的游客只能在一旁等待。紅荷濕地景區內,小商販較多,賣的商品價格過高。在體驗的威海大乳山、華廈城這條旅游線路上,有威海韓國城、海產品店二個購物店,共占用了近三個小時的時間。
而且景區景點內物價較高也飽受詬病。一元錢的冰糕賣到五元,超市一塊錢的礦泉水,景區內售價三塊起,隨著景區的深入,商品價格還將倍增。外出旅游購買一些土特產無可厚非,必須是消費者自愿的,但目前購物環節所占偏重,嚴重消耗了游客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挫傷了旅行者游覽的興致和積極性。
廣告宣傳存不實,旅游消費不透明
在消費體驗中,消費體驗員曾通過電話和上門咨詢的方法,向多家旅行社了解旅游線路的價格、服務、行程等問題,發現報名的幾條旅游線路基本都是散客拼團,參加的旅行團是由多家旅行社拼湊起來的,同一行程,同一景點,享受同樣的服務,但各旅游社的價格不同。
不僅如此,一些自費項目如果旅游不主動詢問,旅行社也不會主動提示。比如簽訂協議時,旅行社偶爾會告訴游客,某段路途不包括電瓶車乘坐費用,可以步行,很多人會感慨:旅行社如此為游客著想,心存感激!然而到了旅游地,步行要30分鐘,乘坐電瓶車只需5分鐘,選擇步行,則跟不上團隊節奏,乘坐電瓶車則每人另外繳費,不坐電瓶車的自己走,導游不跟隨服務,耽擱了時間就要旅游者自己承擔。
旅行社旅游報價中費用里只包含第一門票費,但是實際上不少景點都設置了景中景、園中園,設置了許多自費項目,且票價不菲;簽訂協議時,“不包含中餐”、“不包含晚餐”,看似價格便宜,給旅行社的錢是省下了,可到了游覽地,只能在景區內就餐,且價格不菲,算起來價格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