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支教生活雖已過去兩年有余,但回想起那三個月在青海的工作和生活經歷,依然是歷歷在目,內心頓時涌起許多感慨。
記得那是2014年10 月 11 日的上午,我們支教團一行五人乘上了開往藏區的列車。當火車離我們生活的這個城市越來越遠時,我們的心情也是異樣地復雜——有沉甸甸的責任和使命感:我們身上背著領導交給的重任,有能為藏區教育奉獻力量的一絲光榮,有對家人的牽掛和不舍,也有對未知的工作內容和環境的期待和疑惑……
一路走來,沿途的景色變化迥異。火車沿著一條條河流,鉆過一個個山洞,讓我也見識到了地理課本上講的黃土高坡、窯洞到底是什么樣的。難得的是,初冬季節,西北地區已經迎來了今冬的第一場大雪,高山披上素裝,這種壯觀和美麗是我們在平原地區很難看到的,所以我們的心情難免有些興奮和激動。
12日下午我們乘坐的火車到達了目的地,來接站的是黃南州職校的徐海華校長、楊文杰主任和權老師。見到當地的領導和同事后,才知道我們之前的顧慮都是多余的。他們的熱情驅散了我們旅途的疲憊和初冬的寒意,使我們有種回家的感覺。
進入黃南職校以后,我們受到了當地教育部門和學校師生的熱烈歡迎,一條條潔白的哈達代表著當地師生的熱情和好客。對學校情況大體了解之后,我們陸續走上了講臺,開始了我們的教學任務。在教學工作中,讓我感觸最深的還是學生們對知識的渴求以及對老師的尊重。雖然漢語水平不是很好,但每一堂課他們都聽得非常認真。他們對于老師的尊重給我們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即使有的學生并不是我班上的學生,但無論是在走廊里,還是在校園里,學生總會停下腳步讓老師先行,還會鞠躬敬禮并道一聲:老師好!每當這時,我都會感到教師這個職業是多么的崇高無上啊!有時候甚至都為太尊重老師的學生心疼。有一次,期末考試時期,老師們也在食堂吃飯,本來有兩個孩子先到的賣飯窗口,結果遇到一批老師去吃飯,特別乖地跑到窗口一旁,一直等到老師們都打完飯,這倆孩子等了半天才買上飯。
離家千里之外,陌生的環境,陌生的氣候,在寒冷的冬日里難免會有些身體不適。每當這時,職校的同事一聲輕輕問候和無微不至的關心,總會使我倍感溫暖。還記得那次,由于高原缺氧,再加上天氣寒冷干燥,連續幾節課下來,我的嘴唇突然裂開了一道口子,這時同一辦公室的馬秀珍老師給我從家里拿來蜂蜜;還有一次我突發低血糖,王玉秀老師給我送上一杯暖暖的牛奶,這些情形至今我都記憶尤新。
讓我感觸最深的還是13級護理(1)、(2)班的班主任索南吉和班瑪措兩位老師組織100多名學生給我舉行的歡送會。為了給我一個驚喜,他們犧牲掉自己的休息時間,忙活了整整一個下午來做準備。在歡送會上,孩子們各個手舞足蹈跳起了藏族舞蹈,唱起了藏族歌曲,使我再次感受到了藏族同胞的淳樸和熱情。
總之,還有許許多多,都將成為記憶,我將把它永遠地藏在自己的心里。有多少付出,就有多少收獲。支教生活給了我一段別樣的體驗和感受,我的人生因為它而更加豐富和精彩。將來,我也會很驕傲地將我的這段經歷講述給我的孩子聽。
雖然我們的支教工作已經結束,但我們的師生情、同事情將通過黃河水永遠地聯系在一起。雖然只是短短的三個月,但我們對黃南州、對藏族同胞已產生了深深的眷戀,這份情誼猶如一朵盛開的格桑花,將鐫刻在我記憶的深處,永遠點亮著我生命的旅程。
劉嬋娟
2017年1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