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年初,冬天的積雪還沒有融化,初春的新葉又在發芽。帶著憧憬和希望。很榮幸成為齊魯理工支教團的一員。
在黃南支教度過的每天,至今都還歷歷在目,所有的故事仿
都發生在昨天,還記得剛剛到青海,對環境的陌生,對空氣的適應,所有的工作和生活都還不是那么的順利。職校的領導和老師把我們當成家人一樣,熱情的關懷,生活中無微不至的關照,讓我們支教工作很順利的展開。月有三十天,日有二十四時,和孩子們在一起的日子總是感覺過得格外的快,平時的工作緊張而忙碌,孩子們大多講藏語,雖然有語言的隔閡,但是大家的心是在一起的,一個微笑,一次問候。人與人之間就和天上的暖陽一樣的熱烈。支教工作之余,積極參加學校的活動,有一次州上有籃球比賽,平時的我很喜歡打籃球,剛到青海不久就和孩子們和老師們一起經常打,但是正規的的比賽還沒有打過,在平原地區打球和高原上是不一樣的。學校領導找支教團,希望我們能參加為學校爭得榮譽。對于沒有把握的事情總是顯得很不自信,擔任學校體育老師的華加才讓老師看出了我的心思,在課下經常過去找我談心,了解山東的風土人情,介紹當地的環境,還有一些打球的技巧,他告訴我當地人消息閉塞,不了解外面的世界,也很期待新的血液能夠融入我們的籃球隊,學校的籃球隊已經多年沒有打出成績,大家都憋著股勁頭。我也能理解華加老師的期待,便答應了一起訓練,在訓練的過程中認識了娘格加老師和吉秀加老師,大家在一起積極磨合,了解彼此的打法和長處,針對我制定合理的訓練。很快,我找到的自己的節奏。半個月后,州際籃球賽開始了,大家擰成一股繩,奮力搶下沒一個籃板,每個人跑好每個位置,積極地拼搶,最終獲得團體第三的好成績。
人世間往往最在意的事情總是流走的很快,三個月的支教生活轉瞬即逝,回憶支教生活的點地,就像雪花的碎片一樣每一個放大后都是那么的美麗。第一句藏語,第一聲問候,第一次板書,第一次給藏族的孩子布置作業,第一首藏語歌。一句“丫丫”,一句“尕娃”入鄉后的隨俗,離別總是在不經意間。相遇即是緣分,一次黃南行,一生青海情。美麗的西海,可愛的人。每一次的離別都是為了下一次更好的相見。來不及說聲再見。因為相信我們一定還會再次相見。道一聲“扎西得勒”。希望孩子們健健康康,茁壯成長,可愛的人們,希望我們下次相見還能看到你清澈的眼眸。
秦瑋宏
2017年1月7日
趣味運動會
2014年11月29日,星期六,青海省黃南州晴空萬里,藍天白云,和煦陽光,普照大地。上午10時,黃南州職業學校的教師趣味運動會在學校操場正式舉行。
趣味運動會共設四項比賽項目:拔河、雙人綁腿25米折返跑、平托乒乓球25米折返跑、罰球線籃球投籃競賽。齊魯理工學院的支教老師們都積極參加了全部比賽項目。雙人綁腿25米折返跑是唯一雙人合作項目。在雙人綁腿25米折返跑比賽前,多杰冷智校長笑著對我說:“張教授,咱們兩個搭檔參賽吧。”我說好哇,可是我左腿膝關節有傷,走路都一瘸一拐的,參加比賽會拖累您,影響比賽成績。多校說:“沒關系,把你的傷腿綁在我的右腿上我帶著你跑”。我欣然同意。賽場工作人員幫我們綁好腿,到跑道試跑兩次,商量好比賽方法,找出了比賽技巧。隨著裁判員的一聲哨響,四組8人綁腿跑比賽開始。我們倆按照賽前商量好的比賽方法:大聲喊一時,我們倆同時向前跨綁腿,喊二時,我倆同時向前跨自由腿,也就是未綁腿。此節律堅持不變,跑速持之以恒。就這樣,我們倆相互摟著肩膀,大喊著一、二、一、二跑完折返跑全程,并獲得第一名,我和多校擊掌相慶、開心大笑,似乎也忘記了腿痛。從始至終,我們倆獲得熱烈的掌聲和震耳欲聾的加油聲。再看其他三個組,不是兩人摔倒就是相互拖拽,笑翻了整個賽場。賽后,我想,不僅比賽把我們兩人的腿綁在了一起,也把我們的心綁在了一起,把我們兩校的友誼綁在了一起,把我們祖國的民族的大團結綁了一起。我永遠不會忘記這次趣味運動會。
張立平
2017年1月7日
支教教師感人故事
時間過得很快,一轉眼,我從青海省黃南洲回濟南已經一年多了,雖然我回來的時間不短了,但是隔三差五還和2014級護理班的同學聯系。而同學們總會說一句:“張老師,還好嗎,什么時候來青海,我們想你”。
2015年3月14號我和其他三位教師一起趕赴黃南洲職業技術學校支教。一個學期的時間,我便和同事、學生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回濟南前夕讓我終生難忘,護理班的同學們舉辦了一次活動,他們準備了水果、瓜子、零食來招待我們支教教師。在活動中,同學們為我們精心準備了節目,夏吾措跳了舞蹈,達巴、格桑鬧吾給老師跳舞唱歌等等,學生們的表演的很精彩。雖然活動過程中我們很開心,但是臨近活動結束時,很多學生過來和我擁抱,有阿西海、陜麗娜、王雪梅、尕藏尼瑪等等,在擁抱他們的那一剎那,我感覺很難過,眼里在我眼中打轉,我覺得她們如此可愛,而我馬上就要離開,可能今生很難再相見,我不舍的我這幫可愛的學生,而她們一哭我心里更難過,只能安慰同學們,別難過,可以去濟南找我玩,我也可以來青海看你們。所以,才有古代詩人的傷別離。
朝夕相處,讓我喜歡上黃南洲這個美麗地方,喜歡2013級護理一班、二班和2014級護理班的學生。我也想念我最親愛的王玉秀、馬秀珍老師,在支教期間給予我的幫助,讓我很快的適應當地的生活,順利的開展工作。最后祝福給予我支持和幫助的領導、同事、學生們一生平平安安、順順利利。
張倩
2017年1月7日
青海指教感人故事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2015年9月中旬,我踏上了去青海黃省南職校的支教之旅。黃南的海拔是2500米,早晨醒來,我感到心跳加速,胸悶氣短,提一桶水上樓,時不時要歇上一會兒才能到達我們居住的三樓。由于缺氧,我甚至連一句完整的話都說不了。因大多數孩子漢語水平有限,我上課只能講淺顯易懂的話。沒多久,我就跟孩子們混熟了。每天清晨霧靄謝幕,有一個人總會準時出現在校園,他就是職校的多杰冷智校長,他在這里已默默耕耘20個春秋了。20年來他每天都陪孩子們晨讀、上操。到后來,我只要一看到他、一想到他,所有的苦在心里馬上就都是甜了——此生有機會在這里教書育人的那種甜!孩子們隨著優美、粗獷的音樂,跳著奔放的鍋莊,他們那執著于歡快的神情,激勵著我們,開始了又一天忙碌卻充實的支教生活。
支教是人生的一筆財富
我的支教學校是青海省黃南洲職業技術學校。初到黃南,總是感到呼吸困難、頭痛、乏力、皮膚發緊,白天我不停歇嘶啞著嗓子上課,晚上基本兩三點才能在咳嗽中睡著,當時真的想放棄算了,可又怕我的離開會讓孩子們難過,但讓我驕傲的是,我戰勝了自己,咬牙硬堅持了下來!我教的是人體解剖學和組織胚胎學課程,為使孩子們愛上解剖,有一個好的基礎,我上課總是很拼。那是一個太陽很烤的下午,我正揮汗如雨地給孩子們講解解剖模型,一個孩子請假說要去一趟洗手間,當他回來的時候,竟遞給我一瓶水說:“老師,這是我媽媽給我帶來的,給你喝吧。”在和支教學校師生相伴走過的日子里,我無時無刻不被這里老師們的敬業精神感動著,被孩子們的樸實感動著。支教,是我人生經歷的一筆財富。
我被高原上孩子迫切需要著
在我支教的高原大山頂上,除了幾個村子外,縣城周邊滿眼都是荒山。崎嶇的山路蜿蜒盤旋著,沒有班車上下山,想要到西寧,開車的話需要三、四個小時。這偏僻閉塞的地方,有一群特別可愛的孩子,還有幾位甘于平凡的老師!深深震撼著我心的是,在這個山頂上,有一位50多歲的老教師,他從沒到過繁華街市,將自己整個生命的光華都留在了山頂上,如今,他已老去,卻仍然在這極缺老師的山頂學校里默默燃燒著自己!哦,不只是他,這里的每位老師都是“身兼數職”,在超負荷工作著,因為孩子們需要!強烈的責任感,使這里的老師們生病了都不請假,因為一請假,就意味著有一個班的孩子處于無人管理的狀態,或是幾門課將無法正常進行了。在這里,你會發現自己被孩子們迫切地需要著。三個個多月來,我面對著這一切,心里總在暗暗地想:一定要通過自己的努力,讓孩子多進步一些,學到更多的知識。
趙望森
2017年1月7日
支教感悟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支教生活結束已經一年了,支教是一種經歷,是一種磨練,更是一種人生財富。回味經歷的點點滴滴,平凡的支教生活就像是一杯清茶,沒有華麗的色澤和醇厚的味道,卻散發著淡淡的清香,讓人回味無窮。
2015年9月,我懷著滿腔的熱情,帶著領導的囑托,開始我的支教之旅。火車緩緩前進,我靜坐窗前,想象著與你們的第一次相見,想象著你們的樣子,想象著我們的相處。
初到學校被你們的熱情溫暖了整個內心,從校園里走過,所碰到的學生都會停下腳步鞠躬說“老師好”,小小的細節映射著你們良好的教養和質樸的內心。
這里的孩子大部分來自游牧家庭,從小教育的落后讓你們對知識更加渴望,渴望走出大山,渴望看看外面的世界。因此在教授你們理論知識的同時,也同你們分享自己的所見所聞,希望你們能好好學習,有所建樹。
雖然條件有限但你們還是非常珍惜我校援建的實驗室的機會,認真上好每一次實驗課。
惡劣的條件阻擋不了你們追求音樂的夢想和樂觀、奔放的心靈。
你們如草原上的格桑花,永遠絢爛。感謝生活讓我有這種經歷。支教生活簡單并快樂著,平淡并享受著,付出并收獲著!它將是我的人生道路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趙西梅
2017年1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