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濟南6萬余個老賴信息

  錄入最高法“失信黑名單”

  這份“最全”老賴名單,法院又是如何認定的呢?隨后,記者聯系到濟南中院,工作人員介紹,如今查詢老賴的主要方法,還是從最高人民法院的的“失信被執行人名單”進行網查。針對企業,因為重名的可能性較小,往往只依靠名稱就能查找出其是否失信;針對自然人,考慮到重名的因素,則需要在輸入名字的同時,再輸入身份證號碼,從而確認其是否有失信記錄。目前,濟南中院也定時通過官方微信公布老賴名單,曝光老賴的其中一個目的,也是為督促失信者盡快履行還款義務。及時還款的當事企業和自然人,還會在“老賴榜單”上消除姓名。因此,失信被執行人名單是不斷變動的,不能用“最全”來概括。

  濟南中院介紹,2015年,我市法院系統依法懲處拒不執行判決裁定和暴力抗拒執行等違法犯罪行為,將66327個老賴信息錄入最高法院失信名單庫。去年,經最高人民法院驗收,我市兩級法院全部達到全國法院網絡執行查控平臺的開通標準,可查詢被執行人在全國22家主要商業銀行的存款,對部分銀行可以實現凍結、扣劃。

  根據最新規定,2016年2月以后,人民法院可查控被執行人在全國所有銀行資產。法院已與全國4000多家銀行業金融機構實現網絡對接,對被執行人在全國任何一家銀行的賬戶、銀行卡、存款及其他金融資產,執行法院可直接通過網絡方式采取查詢、凍結、扣劃等執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