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有多久沒吃清真菜了,其實對清真菜還是情有獨衷的,正好,前些日子一個回族大哥的兒子結婚請我過去,這才過了一把癮,現在的清真餐廳也比較接地氣了,竟然還有壽司和刺身,真是沒想到,而且味道還不錯,后來老婆一直念叨還想吃,于是我們就又去了一次這個餐館,來回八十公里,這家餐館有好幾十年了,在北京的清真菜館里是數一數二的,從以前的國營到現在的連鎖店,勢頭不減,我們這次要了幾個比較特色的菜,扒口條,焦熘牛肉片,散炸芝麻羊肉等,結果忽然發現沒有婚宴上好吃,炸羊肉還可以,不過很多羊肉和表面的糊是分離的,難道是一菜兩吃?扒口舌不夠軟爛,最讓我覺得差意思的就是那“焦熘牛肉片”,一上來賣想甚好,我也覺得應該很好吃,這種菜一般來說味道不是咸鮮就是酸甜,而口感應該是外酥里嫩才好,結果我夾起一片送入口中,嗯,外邊的味道還是不錯的,比較柔和的酸甜口兒,可是再一咬就不太對了,炸的太過了,以至于根本吃不出牛肉的味道和口感,從外到里全是酥脆的,感覺像是在吃糖醋餅干,讓我大感意外,其實就是一個火候的問題,兩道失敗的菜讓成天喊著要吃清真菜的一些個人不再那么熱衷了,呵呵,因此這個餐廳也就失去了兩名客人的支持,所以說做餐廳真的是要認真的對待每一個菜,每一個客人才是王道,世風日下,這種理念可能越發的彌足珍貴了吧,大部分的商家是做不到的,那么他們的輝煌也只是暫時的,或者是虛浮的,不可能走的太遠。
北京這兩天的雨下的夠混蛋的,不過感覺到晚上還是有點悶,這霧氣又上來了,屋里還得開著空調,搭一條小毛巾被在腿上,吃著醬牛肉,喝著小啤酒,孩子趴在地上折磨著小烏龜,給它拍的四肢縮進伸出的,我呵斥并竊笑著,還有一個減肥的女子堆在沙發的角落里看著電視,窗外隱隱汽車喇叭的鳴叫聲,這就是平凡且溫馨的普通家庭,其實大家都是這樣過的,日復一日的,也許覺得很枯燥,也許覺得沒追求,但是就是這樣溫馨的氛圍才能成為我們堅強的后盾,讓我們能踏踏實實的做事兒或踏踏實實的閑著,就是這樣的畫面,才能讓我們在終老之時仍然回味,仍覺美好,心中只是默念,未曾后悔。
《未曾后悔》是《天若有情》的插曲,當年這部電影可是賺了不少人的眼淚和鈔票,我都是,也算是小華的經典之作了吧,BEYOND在里邊有三首單曲,個個經典,這首是由貫中演唱,曲風是沉靜中爆發,伴奏一開始就給人以不安份的臆想,知道后邊的高潮部分會給人以不同感覺,即使第一次聽也會是這個感覺,極力壓抑的感覺直至發泄,是一首好歌從頭至尾必須走過的經典過程,誰也不能免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