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今年開始自己動手做冰棍、冰淇淋之后,就再也沒從外面買過冷飲吃。不過有時我在廚房折騰大半天做出的東西并非全都能打動銩先生的胃,上次的木瓜冰淇淋就是這樣一個例子,木瓜冰淇淋永遠是銩先生最最最后的選擇,所以我們倆耗費了1個半月的時間才將一盒的木瓜冰淇淋消滅完。上周末趁著銩先生去公司加班的時間我又鉆進廚房嘗試做了紫薯冰淇淋,剛做好冰淇淋糊我就忍不住嘗了一口,哇噢,當時就想自己給自己點個贊。我在QQ上和銩先生說:“我做了超級好吃的紫薯冰淇淋,并且我覺得它已經成為我最愛的冰淇淋了!”雖然銩先生當時立馬回復了我一個不屑的表情,但等他回家后一連吃了三個冰淇淋球的表現說明這個紫薯冰淇淋已經完完全全的征服了他的味蕾。
做好紫薯冰淇淋后,為了挖出好看的冰淇淋球我嘗試了不下3次,可每次挖出的球都不盡如人意,最終我決定換一個方式來展示它的美——將冰淇淋包起來吃,做麻薯冰淇淋。
今天的麻薯我是按照臺灣某美食節目里的介紹做的,正宗與否就不得而知了。臺灣麻薯,是臺灣原住民中的其中一族“阿美族”在慶典或節日用來招待重要的貴賓及朋友才吃得到的名貴點心。麻薯的制作工序非常復雜,需先將糯米磨成汁,壓干成“糯飯”,在遵循傳統手工做法,特別著重手力,以“搓、揉、拍、摔”功法,打出糯米的彈性,其細膩之處是機器無法達成的(從文字上看來好像和糯米糍的做法很像,有人能告訴我麻薯、糯米糍、大福有何區別嗎?)。另外傳統麻薯除了內餡以外,一般還會在外層裹上一些椰蓉或花生粉,我家沒有這些東西就自動省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