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連春有首現代詩《南瓜》,讓這個時代的很多人產生共鳴。
南瓜離我們越來越遠了
在冬天 想南瓜的時候
只能站在金邊細白花碗上
粗粗地喊一聲
我們的南瓜不知躲入那片草叢
使那個割草女的手指突然
熱氣騰騰 充滿甜味
鄉下 土地一日一日空洞起來
但南瓜哪里去了
沒有人關心
我也只是在想吃南瓜的時候
才記起它的圓它的累累斑痕
它的花燦燦的 很好看 一點沒錯
南瓜是和硬硬的紅米飯
一起消失的
用南瓜煮飯,已經是一段珍貴的記憶。蒸南瓜飯摻水要技巧,過于多,飯熟后南瓜吃起來水汪汪的,沒有質感,如果太少,又不易蒸熟,造成底下糊鍋。喜歡甜味,砍上半個老南瓜,直接墊在煮過的夾生米下面,飯被南瓜染成金黃的顏色,很香甜。也有中意咸味,用青皮南瓜,加了油鹽炒作墊底。
家鄉對于南瓜的吃法,從前似乎過于單一,僅限于煮飯和煮粥。館子里愛用南瓜墊底蒸肉,南瓜餅也流行了好多年。南瓜餅,用蒸熟的南瓜加糯米粉揉成團,再制成小餅,然后經過油炸而成,外皮金黃誘人,吃上去外脆里糯。一般的館子,很少有廚師親自動手,買回速凍半成品,放油鍋里一丟也就成了。
人到老的時候,對于食物似乎更懷舊。有一位已過花甲的大叔,應該算作富人,但他每次去店里吃飯,點的菜都是他童年時候吃得最多的,蒜苗炒臘八豆、青椒苦瓜,還有老南瓜湯,他都愛。不熟悉他的點菜員,雖不會當面給他白眼,但從回答的語氣聽來,多有些鄙夷。作為盈利場所,許多人巴不得你將它店里最貴的菜都吃一遍。中國人向來又好面子,很多時候都是對景不對口,更不對心。也只有那少數看透了世間百態,懂得了人生真諦的人,才不會有過多顧忌,只求心頭所好。
老南瓜湯,做法極其簡單,用少許油和姜片翻炒,摻水慢煮,起鍋前調入適當鹽即可,還可撒點香蔥花。我在廣東時,發現許多人愛將南瓜搭配綠豆煮成糖水再冷藏,夏天食用很可口。西方的南瓜顏色很厚重,煮出來的湯色格外艷麗。西式南瓜濃湯對于很多年輕人來講并不陌生,對于像我父母輩的平民而言,不太容易接受里面的奶味,而年輕人的味覺被多彩的世界馴化能接受廣眾,加了黃油、牛奶和奶油的這種芳香的味道,往往會讓他們沉迷,偶爾吃吃,的確是別有一翻滋味在心頭。出于對西菜了解太少,難免會有錯漏,因而用中國的“羹”似乎比“濃湯”更加適宜。
材料:
南瓜500克 純牛奶250ml 黃油25克 洋蔥80克 鹽適量 黑胡椒粉1/2咖啡匙

做法:
1、南瓜去皮去瓤,然后切成片。
2、洋蔥切成丁。
3、將南瓜入蒸鍋蒸熟。
4、不粘鍋燒熱,用小火將黃油炒化。
5、放入洋蔥炒斷生至軟。
6、將洋蔥、牛奶和蒸熟的南瓜放入料理機中打成泥。
7、將南瓜泥倒入剛剛的不粘鍋(沒糊鍋就不用洗)。
8、用微火煮南瓜泥(南瓜泥只是咕嘟冒泡狀),調入少許鹽和黑胡椒粉。
9、不停用鏟子攪拌,直到汁收濃稠,關火。

算算帳:
南瓜500克1.5元 洋蔥80克0.5元 金典純牛奶5.5元 黃油25克2.5元
如果將金典牛奶換成一般的牛奶還可以節約2元
小貼士:
1、炒黃油要用小火,煮南瓜羹一定要用不粘鍋,而且要用微火,不然容易糊底。
2、可以根據喜歡加入奶油,鹽可換作糖。
(來源:菲一般的美妙滋味 作者:賽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