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好,民族好,大家才會好”。誰敢說現在國家不好~,民族不好?那人民呢?你說好不好~
舉手表決一個多星期了,呵呵,跟咱沒關系。淘買淘賣,彎腰撅腚,樂此不疲。德州的交易會是必須去的,建哥放話了:“不回來沒關系,我去哪你去哪!”
從太原奔的德州,上周,人家舉手咱撅腚!地攤上撅完咯飯館里撅……。
撅腚豆腐,德州最有名的小吃,但,隨便拉住一個德州人問,卻多不知所云,必須六十歲以上的才知道。到德州的前一天特地做了下功課,據說一中后面的那條街有一家“板豆腐”就是從前的撅腚豆腐。本想就去一中了,可巧在出租車上問到個老德州,說是他每天都在新華菜市場南門外吃“撅腚豆腐”。
第二天起大早先逛地攤,天賊冷,7點半打車去吃豆腐,這話聽著別扭……。
很好找,“真正豆腐”。撅腚豆腐是德州的早點品種,號稱德州三大名小吃之一。店主是個小伙子,很健談,邊忙著生意邊介紹著美食。

再早德州人賣撅腚豆腐都是推個小車子,清晨當街擺攤。豆腐從鍋里鏟出來不放進碗里,放一小木板上,劃上幾刀,澆上調料。吃的人圍著小車站成一圈,撅著屁股,不用筷子、勺,用嘴這么一吸溜,齊活!故而就叫撅腚豆腐。
傳統的撅腚豆腐就三樣調料,甜面醬、韭花醬、辣椒醬,別看少,這三樣就夠味!不信~甜面醬蘸豆腐誰吃過?
“真正豆腐”在調料上改良了。有加入芝麻醬、青椒醬、咸菜碎、辣椒油、花椒油、香油等七、八種味道,不好吃才叫個怪。
豆腐當然用碗盛,也有座兒,不用撅著了。
吃撅腚豆腐不能像吃豆腐腦那樣,把調料和豆腐攪和勻了,要在豆腐上面放調料,一勺一勺挖著吃,中途隨意更換、添加調料。
一口氣兒就是兩碗,建哥才抬起頭悠悠地說:暖和點了~。
吃完撅腚豆腐還要喝碗豆腐水!免費的,非常科學。為了吃著香肯定多加調料,一般都會有點咸,而且早餐都要喝稀的,撅腚豆腐的含水量遠遠比豆腐腦要低,甚至比成品豆腐也要低。

這就牽扯到撅腚豆腐的制作工藝了,首先選用上好的東北大豆,泡發、磨碎制成豆漿,比點豆腐的豆漿還要濃,再用鹽鹵點,凝固后的豆腐不壓榨水,否則就成豆腐了,所以又叫老豆腐,吃老豆腐和豆腐水,這就是撅腚豆腐的由來。
吃撅腚豆腐就窩頭,老德州就這么搭~
據說一中那邊的一家還是傳統的三種調料,好像德州也就這兩家賣撅腚豆腐了。網上寫撅腚豆腐的不少,都未知其所以然,以前到德州就尋訪過,未果,這回真的如愿了,2塊5一碗,不論價格還是味道,不愧為德州最有名、最地道、最有代表性的小吃。
德州人嫌“撅腚豆腐”一詞不雅,紛紛回避,大可不必!大俗大雅~
想象著一間敞亮的小吃店,四周圍是一圈桌子,不設一把椅子,吃客都在撅著屁股吃豆腐,門楣上方高懸一匾——撅腚豆腐!絕對德州標志性買賣~
謹以此創意奉獻給致力于德州傳統小吃的經營者,但愿今后能在德州撅著腚吃豆腐!